Aug
28
28
溫泉知識
提供以下四種溫泉知識,包含溫泉的形成與定義、溫泉的利用方式、溫泉對人體的三種作用方式、洗溫泉禮儀、安全及順序。
提醒您!入池前要先把身體沖洗乾淨,肥皂泡沫毛巾都不能入池,以便維持溫泉水的品質。
1.溫泉的形成與定義
地下水經由岩漿本身或混合岩漿釋放出的水蒸氣與其它瓦斯加熱作用,溶解了各種物質而湧出地表,其溫度超過平均溫的稱為“溫泉”。
A.依溫度分類
(1).高溫溫泉:42℃以上
(2).溫泉:34℃~42℃
(3).微溫溫泉:25℃~34℃
(4).冷泉:25℃以下
B.依PH值分類
(1).酸性溫泉:PH值3.0以下
(2).弱酸性溫泉:PH值3.0~6.0
(3).中性溫泉:PH值6.0~7.5
(4).弱鹼性溫泉:PH值7.5~8.5
(5).鹼性溫泉:PH值8.5以上
C.依流態分類
(1).清泉(2).濁泉(3).泥泉
2.溫泉的利用方式
A.浸泡方式:
(1).個人浸泡池
(2).淋浴
(3).室內浸泡池(男女湯)
(4).露天浸泡池(男女湯)
(5).溫泉游泳池
(6).溫泉按摩池
(7).溫泉巨蛋
(8).溫泉水療館
(9).溫泉主題館
(10).溫泉主題樂園
(11).溫泉醫院
B.飲食方式:
(1).溫泉飲用水
(2).溫泉蔬果、養殖
(3).溫泉餐點
C.其它方式:
(1).美容物品
(2).溫泉粉
(3).溫泉蒸氣吸入
3.溫泉對人體的三種作用方式
A.物理作用
(1).溫熱效果:刺激交感神經,血管擴張,體內廢物排除,筋肉疼痛改善。
(2).水壓效果:促進呼吸,體壓調適。
(3).浮力效果:減少運動障礙,改善肢體活動能力。
B.化學作用
(1).浸泡效果:利用浸泡,步行浴,箱蒸經由皮膚吸收溫泉成份所產生效果。
(2).吸入效果:藉由呼吸系統吸入體內。
(3).飲用效果:喝入可飲溫泉所產生的效果,惟,其質量均有限制。
C.環境作用
(1).視覺效果:看溫泉區的山川林木與景觀。
(2).聽覺效果:聽流水風雨,蟲鳴鳥叫的效果。
(3).嗅覺效果:享受無塵的山林空氣與水氣芬多精。
(4).精神效果:與天地合為一體,陶醉放鬆的心靈隨之昇華。
4.洗溫泉需知
A.禮儀方面
(1).毛巾只限敷蓋頭部,大浴巾禁止入池。
(2).衣物放置衣櫃,勿置池畔,影響觀瞻。
(3).勿攜帶飲料或食物至池邊食用。
(4).勿注視他人或對身材投異樣眼光,尤其是裸浴或男女共浴之泉池。
(5).保持安靜,與同伴交談不宜喧嘩。
(6).離池區應將個人攜帶浴物帶走。
B.安全方面
(1).空間保持通風,室內注意空調。
(2).泉水儘量勿超過45℃。
(3).飯後酒後,身體虛弱、心臟病、高血壓、孕婦、手術後、皮膚潰傷、結核病或醫師指示禁止者,請勿入浴。
(4).瞭解泉質與自己身體狀況,選擇合適泉水。
(5).勿在池中池邊跑跳嬉戲,以防滑落。
(6).避免一人獨自入浴,以防意外。
C.順序與時間
(1).浴前將身體沖洗乾淨,酌情做些暖身活動。
(2).取溫泉水澆身,以適應水溫(約5~6桶,由頭、頸、肩、胸、背、腹而下)。
(3).以腳與手探水溫,再讓小腿浸泡,漸至下半身,而後,方全身浸泡。
(4).高溫池第一次先浸泡3~5分鐘,上來休息3分鐘,再度入池5~10分鐘,而後反覆入池,單次勿超過15分鐘,若有不適應即停止。
(5).休息中可做呼吸吐納,與柔軟操,吸收溫泉蒸氣(硫磺泉除外),保持熱身,並防著涼。
(6).離池時以大浴巾裹身。
(7).每趟時間以不超過2小時為宜,浴後約有30分鐘休息時間。
(8).浴後補充適量水份。
(9).入浴次數一天最多3趟。
**洗完溫泉後,附在皮膚的溫泉成份會滲入體表,因此只要輕輕擦拭水滴即可.
2660